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信息公开 教学课件 学院视频 青年之声 纪检监察 院长邮箱

“强化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业务能力”讲座心得体会---付艳华(建工系)
2011-6-9 13:40:17 来源:[来源]
听了督导室俞主任关于“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讲座,受益匪浅。上好每一节课,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终极梦想,同时,上好每一节课,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不仅仅需要刻苦认真的态度,更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学院督导俞方主任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组织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结合自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的工作体会和经验,向我们传授了五环教学模式,对青年教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教学过程,教学结构
工作将近一年了,对于教学,自己也不断总结不断思考。但是,更注重在业务方面,课堂内容方面提高自己,而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上还有很大的欠缺。对于一些关于教学的专用术语,专业知识还比较匮乏,缺乏这方面的学习。俞主任的讲座,使我认识到,注重教学过程,教学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让我理解了各个教学环节的内涵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五环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组织、复旧引新、学习新课、总结巩固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在教学组织的环节中引领学生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在复旧引新环节中,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通过回忆巩固学过的知识,发现新问题,引领学生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新课是五个教学环节中的中心环节,各个环节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在新知识传授之前要首先明确教学任务、目的,提出问题,关键在于使学生明确任务,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做好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的事儿,在对课堂知识有深入理解,对其在整个科目中的重要性,以及与其他知识的相互联系有充分理解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总结巩固的环节中,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理解;布置作业的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布置课后作业题,也可以留下思考题,让学生对本节课意犹未尽,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二、教学类型
教学类型包括实验型、探究型、讲练型、讨论型和自学性。无论哪种教学类型都要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教学总结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各种教学类型,我理解的还不够深入,有待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摸索和研究,结合测量相关专业课程的特点,寻找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备课
备课充分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必要条件,备课不仅仅要备课堂上要讲授的专业知识,而是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准备,包括,备内容、备学生、备方法、备结构。
备内容,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对每一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熟悉教材对知识点讲授的逻辑关系及深度,利用教学参考资料,深入理解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及特点。
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大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但是对于专业还有很多迷茫和不清楚,不知道所学知识如何被社会认可,如果能使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更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每一节课的授课内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都是在课前需要认真把握的。同时,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心理世界,有各自独特的智力倾向性。独特型意味着人的差异性,差异是教育的基础,学生发展的前提。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保护了发展的最大性。在教学设计时,不但要针对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而且要在同一学习任务中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是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一点选择的余地。对于此,教案设计时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在活动探究时,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参考,展开引导学生学习。
备方法,教学方法是基于教材和学生的,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首先是概念学习,然后是一类物质的性质探究,最后总结归纳,把性质研究回归到概念上的理解,最后掌握好个知识点。
备结构,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对把握合理的教学节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学习知识,使学生学有所获或有所收获至关重要。
通过俞主任的讲座以及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的观摩课,让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上好一堂课要讲究方式方法,多总结,多学习,以后我会继续学习教学方法,体会教学艺术,争取上好每一节课。



学院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学苑路600号
联系电话:022-63303801 022-63303880 / 招生咨询电话:022-63303817 022-63303848
版权所有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津ICP备12008678号/ 津教备0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