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教学周第九至十一周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开展了集中听课活动,这次活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增强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下面将此次活动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听课情况
为了更好地把此次集中听课活动搞好,切实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我们此次选择了刚上讲台不久、总教学工作量不大具有初级职称的青年教师赵志颖和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具有高级职称的郑峰老师做为集中听课对象。这样在听课过程中既可以为青年教师指出不足、传授经验,更快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提高又可以学习老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修养,使教研室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最终此次集中听课按照计划顺利结束,具体情况如下:
日期
授课人
课程
听课人
参与度
11月2日
郑峰
建筑结构
李泰松、孟莉、李伟、赵志颖
55.6%
11月13日
赵志颖
建筑历史
李泰松、王莉、孟莉、李伟
二、教研情况
集中听课结束后,教研室及时组织了以“听课意见反馈、交流”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听课教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情况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并就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亮点与教师交换了意见。
首先赵志颖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风趣幽默、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课堂效果非常好。做为一名刚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能够讲出这样精彩的课程,应该给予表扬,精彩课堂的背后是教师知识日积月累认真钻研备课的结果,更是端正教学态度的体现。美中不足的是《建筑历史》课程没有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不能通过图片、动画等直观方式为同学们展示各种历史风貌建筑,希望今后学院能够将类似课程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郑峰老师讲课过程中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课堂驾驭能力强,为人师表,知识内容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不断采用启发式教学将原本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学生接受起来更加容易。尤其是将建筑结构的一些理论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开展此项活动的认识、想法或建议
集中听课是教研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听课,可以了解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同时给教师之间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对教师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利。今后,教研室内部也应继续加大组织类似教研活动的力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板书比赛、多媒体课件大赛、教学技能比武、新颖教学方法展示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督促青年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的同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把教学改革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发扬个性,形成特色与风格。